【Token】
Token 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令牌,原理:客户端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请求登录。
服务端收到请求,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成功后,服务端会生成一个token,然后把这个token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token后把它存储起来,可以放在cookie或者Local Storage(本地存储)里。客户端每次向服务端发送请求的时候都需要带上服务端发给的token。服务端收到请求,然后去验证客户端请求里面带着token,如果验证成功,就向客户端返回请求的数据。
简单token的组成;uid(用户唯一的身份标识)、time(当前时间的时间戳)、sign(签名,token的前几位以哈希算法压缩成的一定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串。为防止token泄露。
生成方式: mac地址(手机本身的地址),第二就是服务端根据用户的pin和密码,本地生成一个一个sessionid,作为token(存在sessoin里面)。
存活时间:token本身服务端设置了生存时间,一旦超过用户需要重新登录。
Token的检索时间,是在服务端数据库里面存储,当然也可以在内存中存放,用于提升检索速度。
加密不能用明文方式进行存储,要用https 或者特定加密算法。(将请求URL、时间戳、token三者合并)
【Cookie】
在网站中,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即使第一次和服务器连接后并且登录成功后,第二次请求服务器依然不能知道当前请求是哪个用户。cookie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次登录后服务器返回一些数据(cookie)给浏览器,然后浏览器保存在本地,当该用户发送第二次请求的时候,就会自动的把上次请求存储的cookie数据自动的携带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浏览器携带的数据就能判断当前用户是哪个了。cookie存储的数据量有限,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存储大小,但一般不超过4KB。因此使用cookie只能存储一些小量的数据。
【Session】
session和cookie的作用有点类似,都是为了存储用户相关的信息。不同的是,cookie是存储在本地浏览器,而session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会更加的安全,不容易被窃取。但存储在服务器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会占用服务器的资源。
1、存储在服务端:通过cookie存储一个session_id,然后具体的数据则是保存在session中。如果用户已经登录,则服务器会在cookie中保存一个session_id,下次再次请求的时候,会把该session_id携带上来,服务器根据session_id在session库中获取用户的session数据。就能知道该用户到底是谁,以及之前保存的一些状态信息。这种专业术语叫做server side session。
2、将session数据加密,然后存储在cookie中。这种专业术语叫做client side session。flask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但是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形式。
3. 为什么会有token的出现?
答:首先,session的存储是需要空间的,其次,session的传递一般都是通过cookie来传递的,或者url重写的方式;而token在服务器是可以不需要存储用户的信息的,而token的传递方式也不限于cookie传递,当然,token也是可以保存起来的;
4. token的生成方式?
答: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根据传过来的唯一标识userId,服务端会通过一些算法,如常用的HMAC-SHA256算法,然后加一个密钥,生成一个token,然后通过BASE64编码一下之后将这个token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token保存起来,下次请求时,带着token,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然后会用相同的算法和密钥去验证token,如果通过,执行业务操作,不通过,返回不通过信息;
5. token和session的区别?
token和session其实都是为了身份验证,session一般翻译为会话,而token更多的时候是翻译为令牌;
session服务器会保存一份,可能保存到缓存,文件,数据库;同样,session和token都是有过期时间一说,都需要去管理过期时间;
其实token与session的问题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博弈问题,session是空间换时间,而token是时间换空间。两者的选择要看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