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轻食?
“轻食”并不特指某一类食物,更多时候指的是一种饮食理念,以烹饪方式简单、食物组成丰富但用量少、食材新鲜且低能量作为其主要特点。
轻食存在的健康陷阱
- 部分轻食为了保证口感热量并不低
轻食中所搭配的水煮鸡胸肉或蔬果沙拉往往味道寡淡、难以下咽,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一些人会配以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番茄酱、黑椒酱等常见的酱料调味品。就是这小小一盒的调味酱料,其热量甚至要比食物本身还要高。且像沙拉酱的脂肪含量一般会达到40%-60%,而蛋黄酱的脂肪含量则会高达80%。
除此之外,轻食套餐中常常搭配有鲜榨果汁。水果被榨成果汁后,不仅膳食纤维被破坏损失,而且一杯鲜榨果汁比一个新鲜的时令水果所含的糖分更多,表面上打着“健康”“营养”的宣传噱头实际上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热量炸弹”。
- 蔬菜摄入不足或缺乏主食导致营养不均衡
在不少人眼中,吃轻食就基本等于“吃草”,看着就有大量的蔬菜与水果垫底,仿佛吃一顿轻食摄入的蔬果量会远远超过日常饮食。但事实上,这只是生鲜蔬果带给人们视觉上的误差,尤其是蔬菜,其生重和熟重时体积差别是非常大的,看似很多的菜叶,如果用水焯过或炒熟后就只剩下一小撮。
此外,轻食在食材种类的选择上,往往主食很少,甚至没有主食,长期食用轻食反而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对身体并无益处。
- 生食、冷食易出现细菌超标与寄生虫感染
轻食中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大多是生食或冷食,这些食材原料在制成沙拉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就可能会残留寄生虫虫卵、大肠杆菌等细菌与致病菌或其他污染物,再加上如果是线上选购的外卖,从制作完成到外卖骑手送到消费者手中,期间停留搁置的时间都是在为细菌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且不少便携式轻食都是商家先大量制作再冷藏储存售卖的,在冷藏柜中存放几个小时的产品,也存在着很大的被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等嗜冷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 胃肠道疾病患者慎食
轻食大多是生食或冷食的,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胃肠道受到刺激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如何享受轻食更健康
- “轻食”作为一种饮食理念,并不应局限于生食或冷食,有些蔬菜做熟后不仅食用更安全,也更利于身体充分消化吸收营养。
- 正常成年人每日需要摄入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类以及油盐等5大类食物,要保证科学搭配,均衡营养。轻食的主食可多选择红薯、山药、玉米等粗粮,满足人体的膳食纤维需求。
- 轻食制作完成后应及时食用,避免放置时间过长滋生大量细菌,此外,进餐时要注意观察食物的状态和气味,避免误食变质的食物。